一夜之間全沒了!Pump.fun創辦人、官帳都被封,發生什麼事?

一夜之間全沒了!Pump.fun創辦人、官帳都被封,發生什麼事?

X 平台再掀封號風暴,數十個與加密迷因幣有關的帳號遭封禁,包含 Pump.fun、GMGN 等專案,疑涉濫用 API、垃圾資訊與潛在詐欺,引發社群熱議。

台北時間 6 月 17 日凌晨,X(原 Twitter)平台再次爆發大規模帳號封禁事件,熱門迷因代幣平台 Pump.fun 及其聯合創辦人 Alon 的官方帳號也未能幸免。這是繼 6 月 12 日大規模封號行動後的又一次。包括 GMGN 生態核心帳號、Bloom Trading 團隊在內的數十個加密產業 KOL 及項目方帳號同步遭封,一場針對加密產業的「封號風暴」正在 X 席捲。



據社群追蹤顯示,除了 Pump.fun,還有大量與 GMGN 相關的帳戶及其它獨立 KOL 和項目帳號被封禁。

其中包括:

GMGN 相關帳戶:

Bloom 相關帳戶:

其它被封帳戶:


社群多方評論與原因深度剖析

儘管 X 平台尚未給出明確的官方解釋,但社群內流傳著多種猜測和分析,試圖解釋此次大規模封號背後的原因:


1. 嚴重違反 API 使用規定,X 平台嚴格打擊「黑市」數據獲取:

有分析人士指出,Pump.fun、GMGN、Bloom 和 Uxento 等一些加密應用,使用了 Twitter 追蹤器和狙擊器(即能夠快速追蹤貼文或錢包的工具)。然而,這些工具並非通過合法途徑直接從 X 平台獲取數據,而是據稱使用了「黑市」或共享 API——即非官方或未經授權的訪問 X 平台數據的方法。

X 平台已開始嚴厲打擊此類行為。此前已有先例,另一款工具 WuupX 因違反 Twitter 的服務條款,收到了停止和終止函。現在,其它使用類似設置的帳戶也開始遭到封禁。這種未經授權的數據獲取方式,被認為是動了 X 平台的「蛋糕」,因為 X 針對企業的官方 API 費用最高達每月 42,000 美元。未授權使用進行數據爬蟲,極有可能違反了平台的服務條款,被視為非正常接入行為或濫用系統資源。



2. 平台操控與垃圾資訊(Spam)行為:

@sakakimay1995 等使用者分析,部分被封帳號,特別是 ElizaOS 和 GMGN,其背後可能存在自動發佈架構(代理在 X 上自動發文),或者大量生成同質化內容,以引導使用者購買迷因幣。這種批量生成、結構雷同且缺乏足夠使用者互動的內容,很容易被平台判定為垃圾資訊(Spam)或平台操控行為(Platform manipulation)。


3. 「過度提取流動性」指控與潛在詐欺機制:

加密 KOL Mary(@MaryWynnReal)指出,Pump.fun 創辦人被 X 封號,可能與一起名為「流動性收割 2.0(Liquidity Harvesting 2.0)」的異常情況有關。Mary 表示,這是一種被指控的機制,通過該機制,使用者錢包中的資金會神秘消失,並重新出現在可疑錢包中。

她還提到,此舉發生在平台內部審查暗示其可能在「金融概念上意外創新過度」數小時之後。此外,Pump.fun 主頁被使用者戲稱為「DeFi 老虎機(Slot Machine of DeFi)」,這一稱呼據說引起了那些「很清閒且對加密迷因僅有表面理解的監管實習生」的注意。


4.「AutoRug」功能傳聞:

Mary 的評論進一步透露,有內部人士稱,Pump.fun 創辦人此前一直在開發一項名為 AutoRug 的新功能,旨在為開發者和「退出流動性參與者」(即高位接盤者)節省時間。一位 Telegram 管理員這樣形容:「這真的很高效。你發佈代幣,它自己 Rug 了,然後你收到一個推送通知。這就像 Uber Eats,但提供的是金融絕望。」


5. 潛在的多司法轄區違規:

除了 X 規則的「輕微違規」,此次封號還可能與四個司法轄區內的 alleged violations(被指控的違規行為)有關,暗示了事件可能涉及更廣泛的法律或監管層面。


6. 對迷因幣推廣帳號的整頓:

另一種觀點認為,此次封號潮可能是 X 平台針對高頻發佈各種迷因代幣合約地址(CA)的帳號進行的一次集中整頓。考慮到迷因幣市場的高風險性和潛在的市場操縱疑雲(例如 Pump.fun 平台 2024 年收入 10 億美元但僅 0.4% 的錢包獲利,以及 80% 的迷因幣暴跌),X 平台可能正在加強對這類高風險金融產品推廣的監管。


7. 相對「牽強」的猜測:

也有一些比較「扯」的猜測,比如涉及到發佈川普或馬斯克的表情包等,但這通常不被認為是主要原因。


社群反響與 Pump.fun 目前狀態

此次事件事發突然且規模巨大,讓不少 KOL 和項目方對 X 平台的內容監管機制產生了疑慮。被封帳號正在陸續進行申訴,截至本文發稿時,Pump.fun 官網和通過其它渠道的營運仍然活躍,社群關於此次大規模封號的討論仍在發酵,更多細節和 X 平台的官方回應仍有待觀察。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