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被嚴重低估?專家:它不是科技股,應比照原油資產估值
以太坊智庫報告指出,以太幣長期遭嚴重低估,具備「數位石油」特質,未來潛在價值可達 74 萬美元,正吸引機構積極囤積。
專家稱以太幣遭嚴重錯誤定價,長期目標價看 74 萬美元
以太坊產業的技術專家和意見領袖週四發佈一份機構報告《The Bull Case for ETH》,宣稱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遭到「嚴重錯誤定價」。報告指出,若將以太坊與石油等大宗商品進行比較,以太幣的長期價格可能維持在每枚 74 萬美元的水準。
新成立的以太坊智庫 Etherealize 共同創辦人 Vivek Raman 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是一個新的資產類別。數位資產是新的,區塊鏈是新的。我們必須採用這種架構,將舊的估值指標適應於全新的資產。將底層區塊鏈資產僅視為科技股會低估它們的價值。」
Raman 是這份由 21 位共同作者撰寫報告的其中一員,他認為將以太幣與「全球儲備資產如石油、債券市場和 M2 貨幣供應量」進行比較,能夠提供更好的模型來理解以太坊的「終極目標」。
他強調:「當採用發生時,它將與網際網路一樣重要,甚至可能更大。」
報告作者指出,以太坊目前佔據了大部分已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度的區塊鏈活動,包括穩定幣和現實世界資產。超過 80% 的代幣化資產都在以太坊上發行,包括由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和基礎設施提供商發行的資產。以太坊目前保護著價值約 7,670 億美元的資產。
以太幣具備「數位石油」特質,供應通膨率低於法幣
投資人分享價格預測並不罕見,Galaxy 的 Michael Novogratz 近日也表示 1 枚比特幣最終可能價值 100 萬美元。越來越多投資人將比特幣視為「數位黃金」,而報告共同作者則主張以太幣類似於「數位石油」。
報告強調:「以太幣不僅僅是一個代幣:它作為鏈上經濟的抵押品、計算燃料和產生收益的金融基礎設施。它被積極囤積、質押、燃燒和利用。」這些結構性特徵使得以太坊具有獨特的價值主張。
自 2021 年 EIP-1559 硬分叉後,以太坊實施了代幣燃燒機制,將網路最大理論總發行量限制在每年 1.51%。Raman 指出,自 2022 年 9 月以來,以太幣供應通膨率一直徘徊在 0.092% 附近,低於法定貨幣和比特幣。
Raman 表示:「一旦你意識到供應成長受到限制,你就會擁有一個非常安全、可持續的資產。隨著更多鏈上活動,它可以從 1.51% 降到更低,甚至變成負數。以太幣落後於比特幣是暫時的錯誤定價,而非結構性弱點,因此創造了罕見的不對稱投注機會。」
機構開始囤積以太幣,短期目標價 8,000 至 8 萬美元
越來越多投資人和機構開始「囤積」以太幣,類似於 Michael Saylor 的策略。由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Joe Lubin 支持的以太幣戰略儲備持有約 20 億美元的資產,而最大的區塊鏈應用程式和相關 DAO 集體持有價值數萬美元的代幣。
以太幣目前的交易價格遠低於 2021 年創下的歷史高點約 4,891 美元。報告作者認為,作為貨幣儲備和商品資產,該代幣具有「短期」潛力達到 8,000 美元和 8 萬美元。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相信以太幣有朝一日會被視為儲備資產。知名評論家和 DBA 共同創辦人 Jon Charbonneau 同意以太幣目前「定價錯誤」,但方向相反。Charbonneau 多次論證以太幣過於昂貴,雖然他看好以太坊,但不建議持有該資產。
報告作者也承認,雖然「比特幣的敘事在機構層面被接受」,但投資人可能更難理解以太坊的內在價值。這種認知差距可能是導致以太幣被低估的原因之一。
以太坊基金會積極重塑形象,爭取機構認可
近幾個月來,以太坊基金會的領導層和更廣泛的社群一直在努力將網路重新定位為更具競爭力的區塊鏈。以太坊基金會提拔了兩位新的共同董事王筱維和 Tomasz Stańczak,試圖傳達組織不斷變化的優先事項。
Raman 與備受讚譽的開發者 Danny Ryan 共同創建了 Etherealize,作為向機構客戶和政府進行溝通的工具。Raman 最近還在國會面前就美國最新的監管進展發表了看法,顯示以太坊社群正在積極參與政策制定過程。
這些努力反映了以太坊生態系對於提升機構認知度和接受度的重視。隨著監管環境逐漸明朗,以及更多機構開始關注數位資產產業,以太坊需要建立更清晰的價值主張來吸引傳統投資人。
報告的發佈時機也值得注意,正值加密貨幣市場經歷調整期,投資人重新評估各種數位資產的長期價值。透過將以太幣重新定義為類似於大宗商品和儲備資產的角色,支持者希望能夠改變市場對以太坊的認知,從而推動其價格重新估值。
延伸閱讀
以太坊安全報告出爐!面臨6大安全挑戰,使用者體驗竟成最大風險
以太坊基金會資金僅剩2.5年?官方啟動關鍵轉型,擴大投入DeFi
以太坊基金會裁員!重組核心研究團隊,將專注3大戰略目標